新闻资讯
NEWS
在端午节来临之际,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广大职工的文化生活,华清地热工会组织开展“乐享传统 香满端午”包粽子活动,近50名职工积极参加活动。
在食堂工作人员指导下,大家开始紧张忙碌地包粽子。卷粽叶、填糯米、压实、封口、捆扎,粽子完美成型?并没有。要么米漏了,要么压不实,要么扎不紧,要么得打补丁,形状各异,状态百出。
大家边包粽子边友善调侃、交流互助,动作从生疏到熟练,看着逐渐棱角分明的粽子,心里有满满的成就感。活动现场充满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浓浓端午情,粽香暖人心,此次端午节活动,营造出了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让职工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增进了同事之间的感情。
6月16日,陕西省地热协会会长、省人民政府参事王秉琦, 陕西省地质调查院水工环中心党委书记、地热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罗乾周一行赴城市副中心“508项目”2号能源站调研。陕西省地热协会副会长穆根胥、副秘书长罗星,市地勘院能源处副处长杨俊伟,华清鼎立物业公司总经理李海东,副总经理王强陪同调研。
李海东向调研组介绍了项目规划建设情况、系统运行原理、运行质量、冬季和夏季的供能形式、能源的利用率、项目服务保障的特点以及投入运行五年来的运营情况等。
随后,调研组到2号能源站设备机房、能源控制中心调研,详细了解蓄能池的蓄能方式、智慧能源系统业务架构及运行模式等情况,对该项目供热制冷效果和系统智能化管控技术表示赞赏。
6月8日,首都医科大学党委副书记孙力光一行8人来市华清地热集团考察交流。市地勘院党委书记李文忠,市地勘院副院长刘少敏,市地热所副所长、华清地热集团总经理刘伟,市地热所副所长谢栋辉等参加座谈。
座谈会上,华清地热集团副总经理邢罡向考察团一行汇报了华清地热集团新能源投资建设和运维管理方面的技术实力。
刘少敏对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地热地质情况作简要介绍,建议采用“浅层地热能+”多能互补的复合式能源系统解决新校区的冷热源需求。他强调,充分了解地下地质条件,做好室外地埋管换热系统的设计与施工,是保障浅层地热能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前提,对新校区安全稳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市华清地热集团作为市地勘院下属企业,有着雄厚的地质专业科研实力、资深的新能源行业背景及丰富的新能源项目经验,愿意为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新能源系统建设提供全面的技术支撑和保障服务。
李文忠指出,此次考察是华清地热集团一次重要的实力展示机会,也是推动首都医科大学新校区建设成为业内新能源利用标杆的一次机遇。希望双方携手合作,共同发展。华清地热集团作为在北京城市副中心率先创建全国首个“近零碳排放区”,建成全球单批次最大规模地热“两能”利用系统的单位,完全有底气、有实力、有信心为新校区建设提供新能源综合利用保障。
双方就新校区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孙力光对市华清地热集团的热情接待和关于此次考察的周密安排表示感谢,对于华清地热集团的新能源投资、建设、运维实力有了初步了解,并表示下一步将实地考察项目案例。
6月15日,首都医科大学基建处(新校区建设办公室)总工程师、副处长董洪艳率考察组一行赴北京城市副中心508项目2号能源站开展考察调研。市地热所副所长、华清地热集团总经理刘伟,华清地热集团副总经理邢罡,副总经理张文秀以及508项目运营团队相关人员陪同调研。
李海东向考察组详细介绍了项目资源勘查、规划设计、建设实施、运行管理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
考察组参观了2号能源站设备机房、能源控制中心等,并结合副中心浅层地热资源特点就项目地埋孔的布置与施工、系统运行原理、技术规范等进行了讨论。
随后,双方就508项目运营管理情况召开座谈会,李海东就项目运营过程中的运行效率、整体能耗以及优化运行的措施等情况进行了交流汇报。
此次考察活动为双方提供了一个增进了解的契机,我们期待与首都医科大学在新能源领域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共同推动清洁能源技术的发展。
六月是全国第22个“安全生产月”,为全面提高职工应急自救与互救能力,市华清地热集团近日组织开展了“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培训。
本次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操作两个阶段。培训老师生动有趣地为学员讲解了心肺复苏术、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方法、气道异物阻塞与急救方法、常见意外伤害现场救护等急救知识。参训学员们展现了浓厚的学习热情,认真聆听、与老师积极交流互动。
随后大家分组在专业老师们的带领下开展了现场应急救助模拟操作培训。守护生命,“救”在身边。大家都很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仔细观察演示、俯下身子反复练习。
3个学时紧张而充实的培训,学员们收获满满。大家纷纷表示急救培训很实用,通过对应急救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提高了面对突发事件时运用专业实用的急救方法进行自救及互救的能力,能为紧急病患赢得“黄金救援时间”,为自己和他人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未来,市华清地热集团将持续开展应急管理相关培训活动,不断提升企业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